硬糖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硬糖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明朝第一文人的癫狂人生-【xinwen】

发布时间:2021-10-12 10:52:05 阅读: 来源:硬糖厂家

他叫徐渭,字文长,号天池、青藤道人,浙江绍兴人,著名文学家、书画家。徐渭活到72岁,这个岁数,在古代算是长寿了。可是,回头看看这位才子、狂人,这72个春秋,却经历了无尽的辛酸坎坷。一个生活上穷困潦倒之人,处处与人为忤,不合时宜,他该有一颗多么孤傲、狂放的心灵呢?

人人都叹息他“无命”

明正德十六年(公元1521年),徐渭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官绅家庭。徐氏先祖因触犯刑律,明初被发配贵州充军,隶属于军籍。当时贵州地理位置偏僻,文化落后,绍兴却是文化发达之地,这为徐家人以军籍身份参加科举考试,提供了一定机会。徐渭的父亲就是这样中了举人,后来到四川做官的。

徐渭出生时,父亲已辞官回到故乡绍兴。出生才百日,父亲就亡故了。好在母亲苗氏知书达理,持家严谨,对徐渭爱护有加。徐渭上面还有两个兄长,不是苗氏所生。实际上,苗氏也不是徐渭的生母,他的生母是苗氏从老家带来的陪嫁婢女。

父亲死后,徐家渐渐衰落。可喜的是,徐渭自幼聪颖,他6岁入私塾,读书过目不忘;8岁学做八股文,得到老师夸奖,说是“徐门之光”;10岁,家里的4个奴仆逃走,二哥带他到县衙告状,县令见他年纪虽小,却应对自如,当堂出题考他。徐渭对答如流,县令赞赏有加,特意赠送纸笔,鼓励他好好学习。但也就是在这一年,由于家境艰难,苗氏狠心卖掉了徐渭的生母,徐渭哭了三天三夜,滴水未进,从此在心里埋下了创伤。

失去生母之痛还没有平复,新的灾祸又接踵而来。14岁时,疼爱他的苗氏病逝。苗氏是云南人,当时徐渭的父亲苦苦追求了她6年,才如愿以偿。苗氏的母亲与女儿分别时,以为再无相见之日,挥泪而别。而苗氏病重时,年幼的徐渭磕头出血,请求以身代死,苗氏还是撒手人寰。

家庭的灾难还没完。徐渭20岁时,次兄徐潞去贵州赶考,病死他乡;25岁时,负责一家生计的长兄徐淮痴迷于炼丹,吞丹误亡。偌大的家族,就只剩下他一个人。

当时,参加科举考试是读书人走上仕途的唯一出路。徐渭自幼便有“神童”之誉,他因此自视甚高,以为科举早晚是自己的囊中物。但是,现实却是无情的。17岁时,徐渭首次参加“童子试”(科举中录取秀才的考试),不中。20岁时应试,又不中。徐渭急了,提笔给浙江提学副使写信,要求复试。在这封信中,他历数了自己的家庭背景、求学经过,还有考不中的进退两难。整封信文笔流畅,以情动人。结果,徐渭终于被录为县学生员,即考中了秀才。

此后,徐渭又参加了8次乡试(每三年一次在省城举行的考试,考中的称举人),屡战屡败,一直考到41岁,还是没有获得半点功名。

37岁时,他为生计所迫,做了浙江巡按监察御史胡宗宪的幕客。胡宗宪爱惜徐渭的才华,希望能助他一臂之力。考试之前,各个考官前来拜见胡宗宪,胡宗宪一一叮嘱,关照他们一定要录取徐渭。有一位考官来得较晚,胡宗宪就忘了向他打招呼。拆卷之日,录取名单中依然没有徐渭的名字。主考官到处寻找徐渭的试卷,结果在晚来的那位考官处找到,但试卷上已经写满了批语,没办法再挽回了。

胡宗宪当时权倾江南,诸人言听计从,没想到还是阴差阳错,以失败告终。人人都叹息徐渭“无命”。这次科考,也是徐渭一生中的最后一次科考。

精神上的痛苦愈演愈烈的徐渭在胡府里却深受器重。当时胡宗宪总揽江南七省军务,负责剿除沿海倭患,位高权重。他平常为人严厉,很多人在他面前都战战兢兢,不敢仰视。只有徐渭戴着一顶破帽子,身穿一身破衣服,昂首阔步地自来自去。据说有一次幕府深夜有急事相商,要等徐渭回来,他却早已醉倒在外面。胡宗宪听说后,不但不责怪,还对他的率性而为赞赏有加。还有一次,胡宗宪战场大捷,下令取倭寇贼心下酒,又对着20多颗匪首的头颅狂喝猛饮,左右人都吓得不敢上前,只有徐渭,把酒助兴。

徐渭受到胡宗宪的格外优待,也是因为他的文章无人能比。当时的嘉靖皇帝迷信道教,胡宗宪有一次捉到一雄一雌两只白鹿,十分高兴,准备作为盛世祥瑞进献给皇帝,请徐渭撰写《进白鹿表》一并呈上。果然“龙颜大悦”。

在胡宗宪幕府中,徐渭前后待了四五年。当时倭患严重,战事频繁。徐家本属军籍,徐渭小时候练过剑法,对军事也很有兴趣,他不仅随胡宗宪亲临战场,还留下了很多记叙战役、思考战法的文章。胡宗宪诱捕投靠倭寇的海盗汪直、徐海时,徐渭都曾参与其事。

与胡宗宪的交往,对徐渭而言真不知道是件好事还是坏事。胡宗宪性格复杂。他是抗倭名将,立下过很多战功,但是,政治上却依附奸相严嵩。而徐渭的好朋友沈炼,曾上疏历数严嵩十大罪状,被严嵩迫害致死。徐渭为胡宗宪操刀代笔,对严嵩极尽阿谀谄媚之能事时,心中该是何等滋味?

明嘉靖四十一年(公元1562年),严嵩倒台后没多久,胡宗宪也被捕下狱,其幕府解散。一些与胡宗宪有关系的人,相继被收监治罪。嘉靖四十四年(1565年),胡宗宪已在狱中三年,朝廷虽然还没有结论,但一直在追查严嵩余党。此时,徐渭已经43岁,生计没有着落,又因为不肯为礼部尚书李春芳撰写以邀宠为目的的“青词”(青词是一种文体,内容主要是避灾祈福,嘉靖皇帝痴迷于道教,甚至用撰写青词的好坏来选拔大学士),受到李春芳的威胁。徐渭为人,本来就敏感猜疑,加上早年家庭多变故,才高困顿,此时诸事不顺,精神上的痛苦愈演愈烈,竟使他发狂自杀。

徐渭自杀的场面,是极其惨烈的。据他事后叙述,当时好像有鬼神附体一样,他拔下一颗三寸左右的钉子,塞入左耳,然后用头撞地,把铁钉撞入耳内,丝毫不觉得痛苦。据说他还自己用斧子砍头,把头骨都弄裂了,还用利锥把自己的肾囊刺碎。这些残酷、极端的自杀方式,远远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到的残忍。虽然自杀未遂,但徐渭的“心疾”似乎并未缓解,第二年(公元1566年)就酿成了杀妻惨案。

婚姻不幸导致杀妻惨案

徐渭考取秀才之后,迎娶同县潘克敬之女为妻,并且入赘潘家。这桩婚事,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,都比较美满。岳父是浙江富商,慧眼爱才,主动提出嫁女,视徐渭为佳婿。别人议论说徐渭无名无利,屡试不中,这样的女婿有什么好?潘克敬直接回答说,任何人都有显达与落难的时候,我不会,我只担心女婿在学问上有所松懈。至于潘女,嫁给徐渭时年仅13岁,聪颖朴素,温柔细心,小夫妻恩爱无比。可惜的是,潘氏体弱多病,生子之后,病情转重,去世时年仅19岁。徐渭在《亡妻潘墓志铭》中深情地说:“生则短而死则长,女其待我于松柏之阳。”盼望着与妻子在阴间相会。可以说,徐渭后来婚姻生活中的种种不幸,都可以追溯到这第一次婚姻。体味过温柔滋味的人,很难再次找回失落的幸福,何况徐渭性格那么孤傲,那么敏感。

潘女去世的时候,徐渭26岁。三年之后,徐渭在杭州买胡氏为妾。胡氏颇有几分姿色,对徐渭也很体贴,徐渭甚至有“新香异旧香”之叹。但是,很快矛盾就出来了,当时徐渭好不容易找到了之前自己被卖掉的生母,迎回家中。胡氏却不孝顺,对徐母不敬。第二年,徐渭就卖掉了胡氏,之后10年未娶。

41岁时,徐渭在杭州迎娶张氏为继室。这次婚姻,更为不幸徐渭竟然把妻子杀掉了。有关他杀妻的原因,众说纷纭。徐渭曾在惨案发生后,写信给朋友,暗示妻子有外遇,自己是在盛怒之下误伤人命的。到了晚年,他自作《畸谱》,提及杀妻之事,简略记载说:“病易,杀张下狱。”“易”即“癔”,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精神病。在徐渭精神失常的情况下,张氏哪怕没有外遇,都有可能招致杀身之祸。

徐渭杀妻,最初被判为死刑。经亲朋好友多方营救,直到元年(公元1573年)新皇帝即位,大赦天下,才重新获得自由。这时,徐渭已经整整坐了7年牢。

自称“吾书第一,诗二,文三,画四”

徐渭出狱后,已经52岁了。在生命的最后20年里,他曾在江浙各地游览,也曾前往北方的宣化府(今张家口)。越到晚年,他的个性越孤傲,行为越放达。

当初在狱中时,友人张元忭(音同“变”)为之四处奔走,出力甚多。徐渭感激,颂之有“再生之德”。张元忭任职于翰林院,写信请徐渭到京城,帮忙处理一些文字上的事务。结果两人不欢而散,原因是张元忭不像胡宗宪那么豪放,常常用礼法约束徐渭。徐渭生气地说:“我杀人当死,不过是脖子上挨一刀罢了,现在这样,好比是在一刀一刀地凌迟我!”忿然辞归,数年不入张家大门。后来张元忭病逝,徐渭趁张家孩子外出时前去吊唁,抚棺恸哭说:“惟公知我!”不留姓名而去。

徐渭晚年与儿子不和,生计无着,只能靠卖字画度日。但他极其厌恶权贵,富贵之人的宴请从来不去。一次,有位县官慕名而来,徐渭却把他挡在门边,大声叫道:“徐某不在!”反而左邻右舍的平头百姓,一把青菜、一条鱼、一杯酒,往往就能换到他挥毫泼墨的作品。他风趣地自嘲是“数点梅花换米翁”。

70岁时,徐渭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快走到尽头,开始着手撰写《畸谱》,为自己的一生行事作传。所谓“畸人”,语出《》,指的是特立独行、不同流俗的人。他们乖异于人伦,却合于自然天道,是君子还是小人,就要看你从哪个角度去评价了。

明万历二十一年(公元1593年),72岁的徐渭在自己破旧的小屋中,离开人世,身下仅铺着薄薄的稻草。

国内最好的免疫治疗医院

国内nk细胞疗法权威

哪些人不适合免疫疗法

nk细胞免疫疗法费用